血液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流程很长,电视剧里那种卷起袖子就血管对血管地献血现实中几乎没有。“我是他母亲,抽我的血”类似的电视剧输血剧情很不科学。
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是一个医学常识,只是很多人都被电视剧里演绎的亲属输血剧情所误导。那么,直系亲属之间究竟为何不能相互输血呢?要解释清楚为什么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输血的问题,就要先弄明白血型是怎么回事。
血型远不止A、B、AB、O这四种
众所周知,人的血型可分为A、B、AB、O四种,它们又统称为ABO血型系统。但事实上,人体的血型系统不止这一个。据介绍,目前为止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一共有30个,如Rh血型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常说的“熊猫血”就是Rh血型系统中的Rh阴性血。这30个血型系统同时存在于人体的红细胞上。可以这么说,除了同卵双生以外,没有两个人的血型是完全相同的,所谓的血型相同,只是部分相同。而与输血关系更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这是1900年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发现和确定的人类个血型系统。卡尔•兰德斯坦纳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凝集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凝集素)。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
A型血的人,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AB型血的人,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其血清中没有抗A、抗B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都有。正是在ABO血型系统发现之后,输血技术逐步发展了起来。特别在安全输血方面,有了一个飞跃。
血型相同的人并不一定能互相输血
了解了ABO血型系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输血需要血型相符。因为,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如果A型血输入B型血体内,就等于是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被抗A凝集素凝集;如果B型血输入A型血体内,就等于是抗B凝集素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从理论角度来说,因O型红细胞无凝集原,不会被凝集,可输给任何其他血型的人。AB型的人,血清中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血型的红细胞。这是我们常说的万能输血者和万能供血者。但是异型输血输入量大或输入速度较快时,输入血中的凝集素未能被高度稀释,有可能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所以非紧急情况下仍应采用同型血。
但并不是说所有ABO血型相同者都可以相互输血。输血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前面已经说了ABO血型系统跟输血关系更为密切,但临床上在输血前除鉴定ABO血型外,还要根据凝集反应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实验,在体外确证两者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也相容,方可进行输血以确保安全。
直系亲属间输血隐藏风险
有人会问,亲属之间的血型不是更容易相同吗,那么直系亲属之间互相输血是不是更好更安全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输血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属于移植的一种,既然是移植,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以下简称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应之一,同时也是更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TA-GVHD的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症状表现为全身皮疹、口腔溃疡、腹泻、肝功能严重损害等。目前对于TA-GVHD无特效治疗的方法,重在预防,这种病的死亡率在90%以上。
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就是因为,直系亲属间的输血所致发生TA-GVHD的可能性比非直系亲属间的输血所致发生TA-GVHD的可能性要大几十倍。因为直系亲属之间,单倍体基因型一般相同,当供者的单倍型与受者的单倍型相同时,干扰阻碍了受者的免疫系统,使其不能识别供者的细胞为外来物,也就不排斥,供者细胞得以在受者体内增殖。
所以,输血应避免直系亲属输血。实在不可规避,要辐照过后,把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灭活,再进行输血。所以现在电视剧里有些给直系亲属间献血的剧情都是不科学的。
丈夫为何不宜给妻子输血
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间不能互相输血以外,丈夫也不宜给妻子输血。
因为如前所述,即使ABO血型相同的夫妻存在其他血型不合,如果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可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妊娠时,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如果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这种血型抗原,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还是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输血。
亲友互助献血不等于把你献出的血给亲属用
献血法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及社会互助献血。
对于亲友互助献血,民可能会存在疑问,既然亲属之间输血存在风险,为什么还提倡亲友互助献血。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其实亲友互助献血不等到于把你献出的血直接给你的直系亲属用。事实上,亲朋好友参加互助献血之后,血站会对血液重新进行调配,规避直系亲属间相互用血。所以这点民可以放心。
现在,还有些民无法理解互助献血这种做法,认为血站就应该充足供血,保障每位患者的需求。但是,他们中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到血液紧张与其自身没有形成自愿献血的意识有关。血站呼吁,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都能加入到献血队伍中,这样才能保证血库有足量的血液满足临床患者治疗抢救的需要,不要等亲属需要了再献血。适量献血既无损健康,还能挽救生命。
自体输血是更安全的输血方式
临床更安全的输血方式是自体输血。倡导一些择期手术且符合自体输血指征的病人,在术前采集并储存自身一定量的血液以供手术中使用,这种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的输血方式,能有效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输血风险。
按照卫生部要求,二、三级自体输血必须达15%。目前我国一些大城,自体输血开展得很好,如北京数十家开展自体血回输,自体输血率达到异体血量的20%以上,每年节省回收血液近12吨,相当于6万人次的献血量。在发达国家,自体输血已占输血总量的20%-40%。自体输血除了能提供稳定血源,不需检测血型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等好处外,更主要是可防止经输血传播疾病,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节约血液资源。
以上关于“姐弟能不能测血源关系(揭晓姐弟能否验证亲属关系的准确性)”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